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 谁来唤醒“沉睡交易宝”的科技成果

一组有关科技效果搬运转化的最新数据,让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能试验室主任司徒国海既喜又忧。

喜的是,曩昔5年我国发明专利工业化率全体呈稳步上升态势,2022年增至36.7%,创5年新高;忧的是,其间的企业发明专利工业化率为48.1%,高校发明专利工业化率为3.9%,科研单位发明专利工业化率为13.3%。

“才3.9%!”司徒国海调研制现,现在高校和院所的效果与企业的需求匹配度不高,存在很多“熟睡”专利,“有货无市”。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科技范畴论文数量位居国际前列,2022年热门论文数量更是初次获得排名全球榜首的傲人效果。在司徒国海看来,这表明我国的科技立异才能已达到必定高度,但是,基础研讨中的立异性效果并不简略等同于出产力。

政府作业报告对本年作业的主张说到“科技方针要聚集自立自强”。不少代表委员以为,加快科技效果搬运转化,让更多的立异性效果从“书架”走上“货架”,关于完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

那么,象牙塔里的科研效果为何“熟睡”,又该怎么唤醒它们呢?

有的方针一边踩油门一边踩刹车

全国人大代表,我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锐科激光副董事长、总工程师闫大鹏,曾经在南京理工大学做教授,他深知科研人员职务效果面对“不敢转”“无法转”等许多问题。

他举例说:财务资金投入在研制进程中构成的财物,包含发明专利等无形财物或配备设置等有形财物,假如无法顺利赋权给技能发明人,就会严重影响科研人员的立异积极性和发明性,构成立异资源的极大糟蹋。

2015年,我国修订了促进科技效果转化法,有人称之为我国版拜杜法案,将在科技效果和商场之间架起一条快速通道。

8年来,商场上确实出现了不少科技效果。但闫大鹏以为这还远远不行,间隔科技自立自强的方针尚有较大间隔,有关规则还有待进一步细化。

“促进科技效果转化法、公司法等上位法间隔最终一次修订现已好久,亟待加快推动相关现行国家层面法令的修订。”闫大鹏说,比方,其间没有明确规则财务资金构成的科技效果所有权怎么处置,所有权处置怎么与科技效果转化直接挂钩。

现在,尽管首要在企业从事科技立异作业,但闫大鹏由于兼职教授的原因,也常常往高校和科研院所跑。他发现,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立异的方针,旨在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赋能,但往往是“一边在踩油门、一边在踩刹车”,致使高校、科研组织效果转化在方针落地进程中很简单“死机”。

一个详细的问题便是财务预算一体化等“一竿子插究竟”的经费办理形式。在闫大鹏看来,这些简单构成将高校、科研组织科研人员当作行政人员办理,将科研经费彻底等同于行政经费办理,在必定程度上限制了科研人员立异发明的动力和生机。

全国人大代表、我国船舶集团七二五所所长王其红也说到,现在国家没有出台关于国有科研院所与跟投相关的辅导文件,使得科研人员难以享受到股权鼓励带来的收益。

依据相关文件规则,当国有科研院所的科研立异效果具有必定的工业转化条件、拟树立科技工业公司加快工业化进程时,程序上却无法引进员工股权,持股人身份有待进一步放宽。

闫大鹏慨叹道,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效果工业化率低,已成为当时限制我国科技效果转化的“瓶颈”。

本年全国两会,他带来一份主张——经过引进“科研法人”准则,充沛颁发高校、科研组织战略科学家或首席科学家及其科研团队在项目研讨方案拟定、技能道路挑选、科研经费办理、团队人员选聘、科研岗位设置、职称评定、绩效考评、薪酬福利及参加效果使用转化等商场主体活动方面的独立自主权。

“咱们要从顶层准则规划上破解科技效果转化中核心技能发明人的权责匹配等方面的瓶颈问题,使科研人员有责任感和获得感,然后实在调集科研人员积极性,最大极限开释立异潜力和生机。”闫大鹏说。

“从1到10”成为亟待打破的卡点

从事机器人研讨多年,全国政协委员、我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讨员赵晓光有个很深的感触,科技效果转化“一个巴掌拍不响”,需求需求和供应两边都发力,但现在两方面动力和才能都显得短少。

企业是效果转化的需求方和获益方,但赵晓光调研制现,现在一些企业只是局限于满意眼前的商场需求,没有更久远的规划,没有将企业的展开与国家的战略展开紧密结合,企业的高质量人才储藏也短少,在发掘企业实在需求、破解企业面对的技能难题和亟须处理的关键技能方面,短少满意的才能。

科技效果的源头,大多来源于大学和科研院所,首要的科技力气和人才,也会集在大学和科研单位。但现在的首要问题是,它们的研讨课题,大多面向国际前沿范畴,从出产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处理问题的机制尚不健全。

赵晓光告知记者,面向国际科技前沿的研讨效果,在为企业服务进程中,需求科研人员深化企业了解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满意企业需求的处理方案并安排科研团队与企业密切协作,攻坚克难,将技能效果落地在企业付诸施行。

惋惜的是,这个落地完结效果转化的进程,费时吃力,而且不被大学或科研单位注重,因而科研人员没有满意的动力深化展开转化作业。

更为严峻的是,科技效果从样机到小批量测验的“卡点”难以打破。

依据赵晓光20多年的科研阅历,科技效果从一个主意(0阶段)到样机研制成功(1阶段),有国家科研经费的支撑,科研人员一般能够依托单位和团队的力气,攻坚完结,并经过样机验证理论、办法和算法的效能,验证原理的正确性和工程使用的可行性。

相应地,从样机(1阶段)到小规模使用测验阶段(10阶段)困难要大得多,由于这个阶段危险大,投入高,需求完结试验室样机的工程规划、外观规划、降低本钱以及功能测验,有可能在这个阶段发现样机的本钱过高、商场的需求点把握不精确、技能超前、商场没有培养起来等问题,需求对样机进行优化乃至从头研制。

“从这个视点说,科技效果‘从1到10’比‘从0到1’还要难。”赵晓光说,在效果转化的路上,“从1到10”的阶段现已成为亟待打破的卡点。

司徒国海也注意到这一问题,“从1到10”这个“中心阶段”链条不齐备,短少施行专利工业化的高端专业人才、资金、设备和场所,正是科技效果转化现在面对的妨碍之一。

一般来说,一项立异性技能从获得原理打破和试验验证到工业化落地,中心依然需求继续多年、不断优化迭代的研制进程。他告知记者,这个进程的研制不该该由高校和院所的专利权人来承当,现在大多数中小微企业也不必定具有相应的研制才能。

“对接两端的中心阶段有所缺失,专利工业化链条处于开裂状况。”司徒国海说。

他主张加强“从1到10”项目的支撑力度,优化人员点评机制,引导政府主导的工业基金、社会资本更多支撑中心阶段项目的出资,支撑中小微企业承当和参加国家科技项目。

赵晓光也主张丰厚科技效果转化的融资途径,处理从样机到小批量使用测验的卡点。她说,相关部分能够拟定样机小批量试制与测验扶持方针,在归入研制经费加计扣除范畴的基础上,树立小批量试制工业联合基金。

急需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商场的人

在采访进程中,“桥梁”是代表委员谈及的一个高频词。

司徒国海说,高校和科研单位专利工业化率较低的原因,不是专利的技能含量不行,也并非专利技能远景不达观,而是效果和商场之间的“桥梁”不行巩固,转化环节和链条还不行齐备。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我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现,48.7%的受访企业专利权人反映,“短少高端专业人才”是限制企业专利工业化的最首要原因。

“这儿的高端专业人才便是效果和商场之间的重要‘桥梁’。”司徒国海说,这些高端专业人才包含技能生意人和立异技能工业化专业人员等,要能沟通供应侧和需求侧,即能快速把握自己专业范畴的发明专利的技能和原理,作出成熟度和施行价值的研判,对接企业需求,并施行或辅导完结专利技能的工业化研制。

他因而主张,加强发明专利工业化高端人才培养系统。以项目和实践培养包含技能生意人和立异技能工业化专业人员等在内的专利工业化高端专业人才,疏通其工作和职称展开通道。

全国政协委员、我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讨所所长刘中民也主张为企业与科研人员树立沟通对接的桥梁——仍是国家级的。

“我主张政府牵头继续举行形式多样的科技效果转化对接活动,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展开实质性产学研协作。树立国家级对接渠道,使对接活动‘准则化’和‘定时化’。”刘中民说。

他还主张大力展开科技服务业,培养强大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培养一批懂科技、懂技能、懂商场、懂办理的技能搬运生意人,为科技效果转化供给商场化、专业化的全方位服务。

本年两会期间,民进中心提交了一份有关完善高校专利转化方针系统、更好发挥高校科技立异支撑效果的主张,其间就说到“加强转化服务队伍建设,丰厚金融财务支撑形式”。

这条主张说到,到2021年年末,我国高校发明专利均匀保持年限为4.6年,显着低于全国6.9年的均匀水平。这说明高校专利全体稳定性不高,难以招引商场主体进行专利转化。

原因之一在于,高校技能搬运组织与商场化技能搬运组织的协作力度短少。民进中心在主张里说到,树立多元化商场化运营专业服务组织,树立“课题组专员+专业组织人员”形式,由技能经理人辅佐发明人转化专利并加强专利转化追寻。完善习惯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专利转化规则的金融支撑形式。

这和司徒国海提出的“加强发明专利工业化高端人才培养系统”不约而同。

他说,曾经,不少科研人员写完论文,效果就上了书架、进了柜子,期望今后能够打破这种“学界自我循环”的局势。

发布于 2024-04-18 17:04:27
收藏
分享
海报
38
目录

    推荐阅读